各家经验举隅
舒鸿飞
(资料图)
专方来源:陈景河的验方[陈景河.肝郁失眠证治验方.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2):25]。
药物组成:
白芍、夜交藤30~50g,甘草10g,柴胡、神曲、青皮、黄柏、磁石各15g,黄芩、生地、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g。
功效主治:疏肝散结,镇肝潜阳,清热滋阴,平肝安魂。主治肝郁失眠。
验案举例:郑某,男,54岁。2001年5月17日初诊。患者诉失眠已年余,经多方治疗无效。伴酸软乏力,心烦抑郁,时欲叹气为快,心慌、心烦时则身热汗出,尿多。视其舌红苔黄腻,脉之弦而有力。此乃肝郁失眠,予平肝安魂汤5剂。
5月25日二诊:诉服药时则安然入睡6~7小时,停药则依旧。此乃年余之病,疗程不足之故也。续予原方加枣仁30g,5剂。
9月4日三诊:诉不服药已能入睡5~6小时,余症亦有减轻,守方再服5剂。2003年随访,睡眠正常。
运用体会:此方在临床上验证过多例,均有显著疗效。本方辨证要点在失眠伴心烦、抑郁叹气和脉弦等肝郁证,有是证即可使用。[舒鸿飞.杏林40年临证手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三)笔者解读
1 四逆散解
上方几含四逆散,仅以青皮易枳实,可能用枳实更好些。万晓刚博士言:“用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阳气;枳实行气散结,宣通胃络。两者一升一降,使气机升降正常。芍药调肝和脾,甘草缓急和中。四药合用,可使肝气条达,阳郁得伸,诸症自除。”更谓“四逆散方,疏肝解郁之祖,用之得当,功效非凡”。[万晓刚.读伤寒.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7]
2 白芍解
上方之白芍用量较大,自是方中主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陈景河》载老中医
陈景河的经验方
柴胡清热饮,具体由柴胡50g,黄芩50g,人参20g,甘草15g,板蓝根30g,青蒿10g,地骨皮15g,常山5g组成,功效是清透热邪,滋阴凉血,和解少阳,主治无名热或高烧久治不退,体温在38~40℃之间。对于低热不退,常用小柴胡汤加沙参、麦冬、生地,并称这是陈老先生毕其一生总结的拿手方子,屡用屡效,可以借鉴!
可能有人对黄芩用量抱迟疑态度,当时我用的时候也怕大剂量导致其他问题出现。通过我临床逐步增加剂量来验证,只要不是长时间运用,应该是安全的,尽可放心!
小柴胡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也有优势!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查玉明》载老中医查玉明经验方养阴消痞汤,具体由柴胡、半夏各15g,西洋参5g,甘草、黄芩各10g,麦冬15~25g,玉竹25g,白芍15g,黄连7.5g,吴茱萸4g,莪术15g,栀子、生姜各10g组成,功用疏肝养阴,和胃消痞,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轻度萎缩性胃炎(胃痞)。凡肝郁化火、胃阴耗损而症见胃脘痞满、食后胀甚、饥不欲食、嘈杂、嗳气泛酸、胃部灼热、心烦、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等症者均可本方治疗。我将其编写歌诀为:养阴消痞小柴汤,玉竹麦冬益胃良;山栀清泄白芍佐,连萸莪术护胃强!
小柴胡汤治疗肝胆系统疾病,也有独特优势!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学术传薪集—验方集萃》记载薛伯寿老中医经验方乙肝双解汤,具体由柴胡8~12g,黄芩6~9g,法半夏6~9g,党参6~10g,郁金6~10g,茵陈6~10g,栀子6~10g,蝉蜕3~6g,僵蚕6~8g,土茯苓8~12g,蒲公英8~12g,生甘草6~10g组成,功用是疏利透邪解毒,升清降浊利湿,用于乙肝转氨酶高、HBSAg(+),甚则大三阳,症见胸胁胀痛,小便不利,大便欠畅,胃脘不适,纳呆恶心,心烦、口苦、咽干,头晕而胀,或有往来寒热者。
本方为小柴胡汤、茵陈蒿汤,合《伤寒温疫条辨》升降散加减而成。方取少阳肝胆病正剂小柴胡汤,去大枣滞邪、生姜辛热;茵陈蒿汤清泄湿热,合升降散升清降浊;加蒲公英、土茯苓清解疫毒。对乙肝湿热毒火盛者,复方联合逐邪,邪毒祛而正自安。因连翘长于清解湿中之热,故多取用;湿热甚小便不利,加滑石、猪苓。
除薛老经验外,陕西刘国强教授运用柴胡甘露饮治疗肝病经验也很有特色。大学期间,我记得李长秦教授为我们上《温病学》时,就推荐了治疗肝病名家刘国强,指出治疗慢性肝炎,用柴胡甘露饮,具体由小柴胡汤合甘露消毒丹加垂盆草、鸡骨草组成,可资参考。
针对肝胆恶性肿瘤,中医在改善患者生存治疗方面有一定优势。中医肿瘤名家王三虎教授有一经验方叫软肝利胆汤,由柴胡12g、黄芩12g、法半夏12g、红参12g、田基黄30g、垂盆草30g、丹参20g、鳖甲20g、生牡蛎30g、夏枯草20g、山慈菇12g、土贝母12g、元胡12g、姜黄12g、甘草6g组成,具有软肝利胆、化痰解毒、扶正祛邪之功,主治湿热成毒,蕴结肝胆的肝癌、胆囊癌,以肝区胀痛、肿块石硬、面目黄染、食欲不振、舌红苔厚为主症。
王师指出:《伤寒论》中小柴胡汤证的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就是肝癌的常见症状,尤其是方后加减法中“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和《金匮要略》“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是本方的重要依据。本方以柴胡疏利三焦气机,是软肝利胆的前提;黄芩、田基黄、垂盆草清热利湿退黄,法半夏、山慈菇、土贝母化痰解毒,丹参、鳖甲、生牡蛎、夏枯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人参益气扶正,元胡、姜黄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护肝缓急。我将此方编成歌诀:软肝利胆小柴方,垂盆枯草牡蛎藏,慈菇土贝丹鳖用,元胡姜黄用之彰。
又如黄疸,用小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田基黄30g、垂盆草30g、鳖甲20g、丹参15g、夏枯草30g、牡蛎30g、藤梨根30g、山慈菇15g、土贝母15g治疗,值得借鉴 。第一次看到柴陷汤是在一份杂志上!
关于柴陷汤,我所知道的是它出自陶节庵的《伤寒六书》,后收录于徐荣斋的《重订通俗伤寒论》。本方是由《伤寒论》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而成的“和解兼开降”之新方,具体由柴胡、黄芩、姜半夏、瓜蒌仁、黄连、枳实、桔梗、生姜汁组成。方中柴胡擅长舒肝解郁,疏通腠理;生姜温胃解表;半夏化痰降逆;黄芩、黄连苦寒降泄,清热燥湿;瓜蒌仁利气宽胸,清热涤痰;桔梗化痰,枳实行气,一升一降,调畅胸膈气机。诸药合用,兼备二方之长,能泄能开,能降能通,清热祛湿,化痰消痞,兼能舒肝解郁,透解外邪,又无苦寒伤正之弊。
但对如何更好地运用,我并没有好的思路,后有幸阅读《经方临床应用第一辑》,看到梅国强老中医运用柴陷汤的经验,深受启发。因梅老分条论述,便于记忆运用,故摘录如下:
梅国强老中医运用此方之临床判断标准如下:①发热,或恶寒发热,或往来寒热,或寒热起伏不定,或午后热甚,以其病有兼夹,故其寒热未可一言而终故也;②咳嗽、胸闷、胸痛、胁痛;③胃脘(或剑突偏右、偏左)痞结疼痛,或兼胸胁疼痛;④少阳或阳明经脉所过之处酸楚疼痛;⑤脉弦、缓、数等;⑥舌红或绛,苔白薄或白厚,或黄薄、黄厚。若属外感病,应具备第1条之某种热象,第6条之某种舌象,即可使用本方,若兼其他任何标准中的某一症状,则更为确切。若属杂病,则应具备第2、3、4条所述标准之一,同时与第6条之舌象相合,亦可使用本方。
笔者认为,柴胡陷胸汤结构谨严,配伍精当,对病机属于痰热或湿热阻遏,或兼肝郁、表邪者,无不收良效,尤宜于肺系、脾胃系疾病见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者,确实是值得推崇与运用之良方。
此外,临证中运用比较多的,还有柴仁汤!
柴仁汤,为名老中医江尔逊融会小柴胡汤、三仁汤之方义精华而创制的新方,本方以柴胡、黄芩、半夏、杏仁、薏苡仁、桔梗、厚朴、通草、滑石、茯苓、藿香、佩兰等组成,为治疗湿邪内遏而变生诸证的一首良方。江氏崇尚“病在三焦膜脂之中,则舌色必白”(唐容川语)之说,临证运用时以“舌苔或白、或微黄而厚腻”为特征,以一方而应百变。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因湿遏三焦所致诸症,皆可随兼证各异而加减与之。
如黄疸,加茵陈、猪苓、泽泻(茵陈三苓散);呕逆,加茯苓、陈皮、生姜(二陈汤加生姜)。湿困脾虚,加南沙参、白术(四君子汤);气虚水聚,加黄芪、防己(防己黄芪汤);湿滞中焦,脘腹胀满,合平胃散;湿蕴痰生,咳逆上气,合六安煎(二陈汤加杏仁、白芥子)。
痰湿上犯清窍,则眩晕,加钩藤、天麻、菊花;饮食停滞中脘,则纳呆,加麦芽、莱菔子、建曲;热郁胆腑口苦,加夏枯草、金钱草、栀子;瘀滞肝经胁痛,加元胡索、川楝子炭、郁金(金铃子散加郁金);肾病尿蛋白不消,加金樱子、芡实、白茅根(水陆二仙丹);肝炎转氨酶不降,加五味子、山楂、夏枯草。
笔者认为,除原组方外,江老的加减法也很有特色,故也一起摘录如上,供大家参考。
上面我们介绍了名家论述心得,名医运用经验,并附有自己的部分案例,都是从临床中筛选出来的,有实用价值,大家可以实践检验!
2.大柴胡汤
柴胡汤类方中大柴胡汤也是一重要方子。其涉及的条文并不多,如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还有《金匮要略·腹满寒病宿食病》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本方由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大黄二两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
方中重用柴胡,配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本方较小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名曰“大柴胡汤”。
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如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可加大叶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郁金、元胡一类药;胰腺炎,可借鉴天津南开医院清胰汤:柴胡、黄芩、白芍、大黄、黄连、木香、元胡、芒硝;急性肝炎,加茵陈;急性阑尾炎,加冬瓜子、桃仁。
黄煌教授认为,大柴胡汤是天然的胃肠动力剂,可用于单纯性肠梗阻,但是不可用于绞窄性肠梗阻;也可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甲状腺囊肿、乳腺囊肿;用大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胸闷腹胀痰多;用大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或者小陷胸汤治疗感染重,吐黄痰,烦躁不安,胸闷等。
此外,本方还可变通治疗流感、肺炎、高血压、急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精神疾病、热厥里热已经成实者。
下面就分享一份我自己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汪某,男,40岁,工人。因“腹胀、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天”,于2017年1月1日入院。既往史提示,3个月前曾行胃大部切除术。入院查体见腹部膨隆,全腹散压痛,左下腹疼痛明显,肠鸣音活跃,可闻及高调肠鸣音。辅助检查:腹部平片提示可见明显液气平面。西医诊断为肠梗阻,给予禁食、护胃、灌肠、维持电解质平衡等保守治疗4天,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家属要求中药介入治疗。
刻诊:患者面色不华,精神欠佳,腹痛膨隆拒按,胀满难以忍受,口干、口苦,呃逆,无呕吐,无大便及排矢气,小便短赤,夜间休息差,自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痞满。辨证:胃肠湿热,壅滞气机,湿热胶着。治法:清热利湿,行气通腑。主方:大柴胡汤合厚朴七物汤。处方:
柴胡24g,黄芩15g,太子参40g,白术30g,法半夏8g,大黄6g,枳实15g,厚朴20g,白芍18g,当归15g,藿香10g,黄连6g,甘草6g。2剂,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2017年1月8日二诊:患者自诉服中药后当晚就排少许硬结大便3~5枚,如羊屎状,顿时自觉腹部胀满及压痛减轻许多,仍口干口苦,无呃逆、发热,小便黄,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继续予以上方合三根汤治疗。处方:
柴胡18g,黄芩15g,太子参30g,白术18g,法半夏8g,枳实15g,厚朴20g,白芍18g,当归15g,葛根18g,芦根18g,白茅根30g,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2017年1月12日三诊:诉因症状明显缓解,于2天前办理出院。现偶有腹胀,每日解大便2~3次,先为硬结大便,后为稀便,偶有咳嗽,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数。考虑肝郁脾虚胃弱,调整治法为疏肝健脾,选用主方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处方:
太子参30g,白术30g,茯苓18g,柴胡18g,黄芩15g,法半夏8g,枳壳15g,白芍18g,白前15g,厚朴15g,前胡15g,甘 草6g。3剂,日1剂,分早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