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通讯员 钟晓燕
五月五,过端午。
端午节不仅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瑰丽遗产之一。而在嘉兴人心中,端午不仅是传统的延续,更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
(资料图片)
论古,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吃粽子、赛龙舟、插菖蒲、挂香囊等传统习俗,历经千百年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
说今,嘉兴是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已经跨入第17个年头,“嘉兴端午·中国味道”这张城市文化金名片已享誉国内外。因嘉兴端午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也是国家批准同意保留的地方传统文化节庆。
一年一度,庆典重启。6月21日,“舞动子城·欢乐端午”舞龙舞狮演出暨2023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将在嘉兴子城遗址公园举行。今年的嘉兴端午,有哪些打开方式?传统节庆怎样推陈出新聚起人气?嘉兴传统文化又该如何打开世界格局?
在千年古城遇见嘉兴端午
在千年古城过端午节,是一种什么体验?今年,来嘉兴就有机会感受。
前两年,嘉兴的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式与赛龙舟活动同时同地举行。但今年,这一传统被打破了,嘉兴首次将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放到了子城遗址公园,并首次举办端阳大集,开幕式当天还将有舞龙舞狮团队分时段沿子城广场巡游展演。主办方还特地准备了“汉服之夜”活动,主打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
想象一下,当你身着汉服穿梭在千年古城中,喜庆欢腾的表演队伍穿越城墙一路游行,锣鼓喧天中人潮涌动,古老的街道两侧,有茶寮,有酒家,有展示宋韵文化、端午习俗、节令美食的集市,还有随处可见的五彩香囊洋溢着节庆的氛围,仿佛梦回千年,下一秒便穿越到了古时的嘉兴城……以这样的方式打开嘉兴端午,的确令人期待。
嘉兴子城距今已有1790年的历史,曾长期作为嘉兴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国内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演变脉络清晰的县、州、府衙署遗址。子城,作为嘉兴历史发展的“活字典”,演绎出了嘉兴城市的发展史,是嘉兴的根脉所在,也是所有嘉兴人心中抹不去的“朱砂痣”。
让千年古城与端午民俗相遇,这样的创新融合了古今,既是对璀璨历史文脉的传承,也让嘉兴的千年古城和端午文化焕发出全新的时代气息。在文化地标建筑里办活动,尤其是节庆活动,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如新加坡的柔佛州,就会在柔佛古庙举办"百年游神会";俄罗斯会在冬宫博物馆的外墙上举行大型的灯光表演,庆祝圣彼得堡的灯节;北京故宫也连续多年举办元宵灯会。
文化如水无声,连接起嘉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嘉兴的“两个文化”——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源远流长,7000多年的“江南文化之源”马家浜文化在这里起源,一抹文化青,一船红中国,赋予了嘉兴人民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坚实的文化自信。在传统节俗中挖掘历史文脉,从先民的生活中撷取烟火气息,嘉兴人对端午的重视,正彰显出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文化自信。
嘉兴人重视喜爱端午,亦有典可寻。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嘉兴是吴越交战之地,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这里屯军练兵,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嘉兴端午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伍子胥。清初嘉兴诗人朱彝尊在《午日吴门观竞渡》一诗中写道:“胜日衔杯罢,轻舟解缆初;尽传迎伍君,不比吊三闾。”可见嘉兴的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且规模不亚于楚地的吊屈原。此外,嘉兴的龙舟竞渡习俗在《秀水县志》、《烟雨楼史话》、《古禾杂识》中也都有记载。
近年来,嘉兴不断加大对端午民俗的传承与保护力度,把挖掘传统资源、传承端午民俗作为己任,并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时代新意,把一个节日办到了群众心里,也打响了品牌。曾有媒体这样评价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以直观、新潮的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丰富精神富有的脉络肌理,让群众拥有更多可知、可感、可及的‘精神富有’。”
用传统节庆点燃市场活力
一场节日活动,怎样才算得上成功?
很多地方的传统节庆活动,总免不了落入俗套,策划一整年,热闹三五天。但嘉兴不同,以端午民俗文化节,带活文化产业,嘉兴不断激发节庆活动的经济效应。
2019年,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嘉兴首次与长三角区域部分城市和大运河沿线城市联动,推出运河城市美食嘉年华,吸引来自苏、鲁、冀、津等10个运河城市的老字号、特色美食进行集中展示; 2020年,嘉兴市商务等部门组织的“云上端午·品质嘉兴”活动,联合五芳斋、真真老老等粽子企业开展线上直播带货,仅两周就实现销售突破8100万元;2022年,嘉兴活动采用多平台直播和短视频方式与网友共享,开幕式首次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等10家媒体同步直播,观看量累计600余万,网络话题阅读量约5643万。
举办节庆活动,发展“节庆经济”,其实是将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产的一种尝试。之所以能成功,一是基于广泛的文化认同,能吸引数量庞大的参与者,二则是活动契合了当下消费者的文化新需求。国外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今年3月,全球7亿人共同庆祝爱尔兰“绿帽节”的话题曾冲上热搜。爱尔兰都柏林以“一个世纪的故事”为主题,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节庆庆典,吸引了数千名参与者在这一天跨越国籍,同城汇聚。当地华人也在庆典当天组成了百人方阵参与其中,以舞龙、太极功夫、欢庆锣鼓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方式庆祝节日。
用传统节庆活动,点燃市场活力。这几年,嘉兴持续打响端午民俗文化节这一节庆品牌,发展“节庆经济”,努力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做成了一道“生产力大菜”。秉承“中国端午·嘉兴味道”这一以贯之的主题,嘉兴将端午民俗文化节办得既有“仪式感”,又有家乡味,坚持面相大众,守正创新,将一个庆典炼成了端午流量的“收割机”。
今年,创新依旧。“我们要打造一场民俗盛宴,一个文化盛会。”嘉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重点突出传统民俗文化、群众喜闻乐见和广泛参与性,将分“主打活动”“部门联动”“市县联动”三大版块,共举办20项活动。除了延续龙舟竞渡和踏白船、裹粽大赛、香囊展示、文博会等品牌活动外,同时还创新了舞龙舞狮巡演、非遗戏曲音乐展演等活动。
市县联动,精彩加倍。嘉兴各地将陆续推出南湖子胥庙会、第十二届中国掼牛争霸赛、秀洲运河美食嘉年华、嘉善田山歌展演、平湖长三角龙舟“斗牛赛”、海盐端午国潮展演、海宁运河龙舟赛、桐乡民俗风情活动,让欢庆端午的氛围席卷全城。
文化“软实力”是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节庆经济”与文化生产力互为支撑,唯有做强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释放“节庆经济”的动能。举办节庆活动,提升的不仅是城市影响力和人气指数,更在无形中为城市积累了一大笔“隐藏资产”。如嘉兴在2016年设立文化产业博览会,经过7年的培育发展,日渐成为嘉兴、浙江的重要文化名片。今年的嘉兴文博会以“中国古镇看嘉兴”为睛,围绕“文旅融合 活力禾城”,构建全城联动、全民互动、线上线下一体的办展模式,全景展现嘉兴文化精神。
近年来,嘉兴文化产业紧紧抓住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充分利用了独特的位置、文化和产业要素优势,深入挖掘了丰富的古镇资源,打响了乌镇、西塘、濮院、盐官等“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并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的优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千亿级”产业,文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
以世界眼光打开文化格局
文化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多年来,嘉兴端午持续打响“国际品牌”。每年,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上,都有外国友人的身影。龙舟竞渡赛上,来自加拿大、意大利、巴拿马、美国等世界各地国际友人组成一支龙舟队,在水上展英姿;来自俄罗斯、匈牙利、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的国际友人,来到嘉兴体验了海宁皮影的魅力;来自斯洛伐克、新加坡、土耳其等国家驻沪总领馆的朋友们,到嘉兴海盐南北湖看龙舟赛,体验古琴文化;还有每年必不可少的裹粽赛,让外国友人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从中国的,到世界的,中国端午,这个延续数千年的传统节日,在嘉兴不断被传承发展,演绎出一股与时俱进的精神气,展现出嘉禾大地独具一格的文化内涵和城市魅力。也正因此,嘉兴之美,为世人所见。
在嘉兴,一些风景延续千百年:海宁潮“一线横江”,堪称天下奇观;“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让人生出“来过便不曾离开”之感;在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你能一眼看尽春秋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
在嘉兴,一些地标深入人心:一座天籁阁,串起“半部中国书画史”,背后的主人嘉兴项氏家族,可说与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家族“不相伯仲”;嘉禾八景,穿越旧时光,取自然之美,化文人之风;长虹桥、长安闸、西水驿碑、月河历史街等古迹犹如颗颗珍珠,点缀嘉兴水乡之美。
通过一个节庆活动,来认识一座城市。这样有趣的相遇,总是令人印象深刻。如吉林的查干湖冬捕,让人在猎鱼狂欢中,领略东北松花江畔的风光;又如洛阳的牡丹文化节,在花开花落间诉说这座隋唐古城的千年变幻;再如青岛国际啤酒节,融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堪称亚洲的啤酒盛会……节庆活动的活力和魅力,不容小觑。而嘉兴,借助节庆品牌效应,“嘉兴端午·中国味道”这张享誉国内外的城市文化金名片已然越擦越亮。
如今的嘉兴,正在奋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的典范城市,坚持文化先行,赓续历史“文化基因”。嘉兴用心保护历史,开展禾城文化复兴,结合城乡建设,一座没有围墙的江南水乡城市博物馆向世人款款走来,让人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嘉兴,还试着用“诗和远方”来吸引世界游人的目光,不断将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经济“硬支撑”。嘉兴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个“五彩嘉兴”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正逐步形成,“红色”“古镇”等文旅IP也不断被赋予时代新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下,世界在变、时代在变、历史在变,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正折射出五彩斑斓的文化之美。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眼下的嘉兴,正秉持文化自信,不断打开文化格局,积极交流创新,为本土文化复兴注入源源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